学术交流

医疗
“老”在腿上之——间歇性跛行
更新时间:2013/4/3 20:58:05  点击率:999    字体大小:
    天气转暖,万物回春。很多中老年朋友已经开始准备外出散步、郊游或者远游了。而退休教师王大爷却有了烦恼:72岁的他,过年前因为搬年货扭了腰,几天后就发现不能久行,久行后双腿出现逐渐加重的疼痛、麻木和乏力等不适,蹲下休息后缓解,行走后继续加重,每次只能走500米左右,一周以后加重。这是典型的间歇性跛行症状。王大爷到医院做了核磁检查,显示:腰椎管狭窄、腰椎退行性变、腰椎骶化。采取相关治疗后缓解。借以此症来介绍一下间歇性跛行。
    王大爷的间歇性跛行是一种症状,主要表现为病人在直立或行走时, 下肢出现逐渐加重的疼痛、麻木、乏力和沉重感等不同的感觉, 以致不得不改变站立的姿势或停止行走, 而蹲下或以其他某种姿势休息片刻,症状可以减轻或消失;再度继续行走或站立, 将再次出现上述症状而被迫再次休息。以上临床表现即为间歇性跛行。
    那么王大爷是如何患上这种疾病的呢?引起间歇性跛行的因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神经刺激引起;另一种是血管病变。神经刺激所引起的间歇性跛行主要是由于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脊柱不稳等因素引起,出现神经通道刺激征;而血管病变引起的主要是由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等周围血管病变引起的下肢供血不足、血液循环异常等病变。所以,两种引起间歇性跛行的病变各有其特点,神经刺激引起的间歇性跛行主要以双下肢无力、双腿发紧、抬腿有沉重感等为始,尤其上下楼梯费力,易跪倒甚至可伴有胸部束带感,这些症状往往表现为双侧;而血管病变引起的间歇性跛行往往是单侧肢体受累,常见有腿发凉、麻木或足底有收紧感,活动后小腿或足部肌肉发生胀痛,休息后缓解。尤其表现为局部皮温降低、皮肤粗糙等表现,老年男性患者,尤其是长期吸烟、喝酒的男性, 血管源性和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常常同时存在。
    对于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的治疗:西药通常采取缓解神经压迫、水肿,使用有神经修复和营养作用、镇痛作用、改善冷感及麻木等神经症状的药物。中成药使用根据其肾气亏虚、劳损久伤或淤血阻络等,分别采取补肝肾、活血、通络等治疗方法。多种手段结合综合治疗。但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者疼痛、神经刺激症状持续加重,则采取相关手术治疗。
    另外还应加强腰背肌和腹肌的锻炼,使腰骶角减少,增强脊柱关节的稳定性,如采取“燕飞”法或“五点支撑”法锻炼。同时控制体重,减少高脂和高盐的饮食。另外,必要时建议采取合理的腰围外固定。
    引起间歇性跛足的原因很多,如何采取最正确的治疗方案,得到最满意的疗效,请咨询专科医生。
返回】 【打印
  Copyright© 2010 中国长照网 All Right Reserved 津ICP备2023010307号-2
支持:民政部 主办:中华慈善总会 资助:汇丰银行 承办:中华慈善总会长期照护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