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生活饮用水,有什么卫生要求? 生活饮用水是指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生活饮用水水质规定了严格的卫生要求,即感官性状良好,透明、无色、无异味和异臭,无肉眼可见物,不含有病原微生物,水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对人体不造成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远期危害。 2. 自来水为什么有氯味? 自来水用液氯消毒是国内外常见的消毒方法。为了保持自来水消毒效果和避免在管网输送到用户的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必须要在0.05mg/L以上,所以自来水会带有氯味。 3. 饮用水消毒方式有哪些? 我国目前饮用水消毒的方法主要有液氯氯化消毒、二氧化氯消毒、氯胺消毒、紫外线消毒或臭氧消毒。 4. 饮用水中消毒剂余量的卫生要求有哪些? 饮用水采用的消毒方式不同,消毒剂余量的卫生要求也不一样。若采用氯化消毒,末梢水中游离氯或总氯余量不得低于0.05mg/L;若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末梢水中二氧化氯余量不得低于0.02mg/L;若采用臭氧消毒,末梢水中臭氧余量不得低于0.02mg/L,如同时加氯,总氯含量不得低于0.05mg/L。 5. 什么是消毒副产物?有什么卫生要求? 饮用水消毒过程中,消毒剂与源水中含有的一些天然有机物和环境有机污染物以及溴或碘化物的化学反应,产生多种消毒副产物。消毒副产物的种类与饮用水消毒的方式相关,不同的消毒方式会产生不同种类的消毒副产物。 目前,市政供水的消毒方式主要为氯化消毒,所产生的消毒副产物种类主要有卤代烃及卤乙酸类,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已对其中的三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二氯乙酸、三氯乙酸等10余种消毒副产物的卫生要求进行了规定。 6. 为什么自来水会出现乳白色? 自来水在高压密闭的管道中输送时,管道中的空气会因高压而溶入水中,当自来水从水龙头中流出时,水中的空气会因恢复到常压而被释放出来,从而形成无数的微小气泡,使水的外观呈乳白色,放置片刻后,即会澄清,不影响饮水卫生。 7. 饮用水为什么会发黄? 发黄很可能是受到了输水管网中铁质水管内壁铁锈的影响。可将自来水放掉一些,待水质恢复清澈后再使用。 8. 水壶中为什么会出现水垢? 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水都有一定的硬度,如水的硬度较高,在加热时,钙离子和镁离子的不溶性盐类成分(如碳酸钙和碳酸镁等)就会从水中析出,粘附在水壶内表面形成水垢。 9. 什么是二次供水,有什么卫生要求? 二次供水是指将集中式供水系统的生活饮用水经贮存或再处理(如过滤、消毒等),经管道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二次供水设施卫生必须符合《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规定的要求。 10.家庭装修如何避免饮用水污染? 家庭装修应使用具备有效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管材和管件。禁止自来水管与其他非饮用水管道相通。与马桶连接时要加装止回阀。 11.卫生部门依据哪些法律、法规对饮用水进行管理? 卫生部门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等对饮用水进行卫生监督。 12.自来水厂的统一卫生要求是什么? 自来水厂应具备供水单位卫生许可证,供应的饮用水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应选择水质良好、水量充沛、便于防护的水源。取水点应设在城市和工矿企业的上游,生产区外围30米范围内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不得设置生活居住区,不得修建渗水厕所和渗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废渣和铺设污水渠道。必须建立水质检验室,实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并备有水质污染应急处置措施。 13.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水质处理器? 可根据当地的水质状况选用合适的水质处理器。活性炭和各种滤膜是水质处理器中的主要水处理材料,要根据滤过的水量及时更换。购买时还应查看其是否具备有效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14.如何正确选购和使用饮水机? 在选购和使用饮水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应购买具备有效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饮水机。 饮水机需定期清洗消毒,不要放在太阳直射处。 饮水机使用的桶装水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饮用完。 15.自来水出现异常情况怎么办? 当饮用水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拨打12320热线向卫生监督部门报告情况,并在其指导下妥当用水,或停止用水。同时还应告知居委会、物业部门和周围邻居停止使用;用干净容器留取3至5升水作为样本,提供给卫生检测部门。如不慎饮用了被污染的水,应密切关注身体有无不适。如出现异常,应立即到医院就诊。接到政府管理部门有关水污染问题被解决的正式通知后,才能恢复使用饮用水。 16.分散式供水有哪些种类?应该注意什么? 分散式供水是指用户直接从水源取水,未经任何设施或仅有简易设施的供水方式,如浅井、深井、插管井、泉水、河水、塘水、窖水等供水。 分散式供水应注意消毒工作,定期投放适当的消毒剂如漂白粉等或煮沸后方可饮用。注意定期对水质进行检验,确保水质卫生。 对水源地应做警示标志,做必要的卫生维护,保证水源周围无污染。浅井最好能加盖上锁。 17.饮用水中硝酸盐的标准限值是多少?发现硝酸盐含量超标后,该如何处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饮用水中硝酸盐(以N计)的限值为10mg/L,当地下水源限制时为20mg/L。 如果发现水中含有过量硝酸盐,应立即停止使用被污染的饮用水,这对婴幼儿、哺乳期的母亲、孕妇及某些老年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雾霾相关知识问答 1.霾天气对健康有哪些影响? 霾天气引起的健康影响主要以急性效应为主,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结膜炎、支气管炎、眼和喉部刺激、咳嗽、呼吸困难、鼻塞流鼻涕、皮疹、心血管系统紊乱等疾病的症状增强;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入院率增高。此外,霾天气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些间接影响。霾的出现会减弱紫外线的辐射,如经常发生霾,则会影响人体维生素D合成,导致小儿佝偻病高发,并使空气中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霾天气还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使人产生压抑、悲观等不良情绪。 2.雾霾期间的防范措施? 老人、儿童、孕妇及患有心、肺疾病的人群,在雾霾天气时,要避免户外活动,尽量减少出行,如果必须出门要采取带口罩等防护措施;外出回来后应及时清冼面部及裸露的肌肤。室内的PM2.5除了室内吸烟、燃料燃烧、烹调油烟等来源外,主要来源于室外,雾霾天气时尽量关闭门窗,减少外环境颗粒物进入室内。有条件的家庭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室内颗粒物的污染。 3.口罩的佩戴时间与适用人群? 口罩是在一定条件下佩戴的,且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佩戴。本身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配戴后呼吸阻力增大,会造成不适的感觉。口罩也不适宜长时间佩戴,一方面口罩外部吸附了颗粒物等大量污染物,会造成呼吸阻力的增加;另一方面口罩内部也会吸附呼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在口罩选择方面, N95型口罩比医用口罩对PM2.5阻挡效果更好。 4.什么是PM2.5? 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是由直接排入空气中的微粒和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通过化学转化生成的二次微粒组成。直接排入空气中的微粒由尘土性微粒、植物和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碳黑粒子组成。二次微粒主要由硫酸铵和硝酸铵组成,这两种微粒是由大气中的SO2和NOx转化生成的。PM2.5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城市大气中PM2.5的来源和生成过程十分复杂,包括:各种燃烧过程,如煤炭燃烧、石油燃烧和机动车尾气等的直接排放;大气化学反应的“二次生成过程”,如NOx和VOCs在大气中生成的光化学微粒,SO2和NOx在大气中生成的硫酸盐、硝酸盐微粒等。 氧化条件是排放气体变成颗粒物所需的化学条件。当空气中的NOx和VOCs浓度增加时,大气的氧化性就会增强,也会加快颗粒物的产生速率。在北京等大城市,随着石油、化工以及交通排放的增加,大气污染特征已经变化,NOx和VOCs浓度增加,进一步加快了大气氧化速度。 5.PM2.5的浓度越高是否引起的健康危害越大? PM2.5对健康的危害同其浓度和所含成分均有关系。当PM2.5所含成分相同时,PM2.5的浓度越高,引起的健康危害往往也越大;所含成分不同时,有毒有害成分越多则健康危害越大。此外PM2.5的健康危害还与人群的耐受性和易感性有关。 6.空气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哪些? 空气污染物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一小部分也可以通过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空气污染物可降落至食物、水体或土壤,通过饮食和饮水,经消化道进入机体,造成危害;也可通过直接接触粘膜、皮肤进入机体,尤其是脂溶性有毒物质更容易通过完整的皮肤而进入体内。 7.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 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可分为急性危害和慢性危害: 急性危害:当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在短期内急剧增高,环境人群大量吸入污染物可造成急性危害,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和眼部刺激症状、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咽喉痛、头疼、呕吐、心功能障碍、肺功能衰竭等。 慢性危害主要包括: (1)长期刺激作用,可致眼和呼吸系统慢性炎症,如结膜炎、咽喉炎、气管炎等,严重的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进而可导致肺心病; (2)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在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居民唾液溶菌酶和分泌型IgA的含量均明显下降,其他免疫指标也有所下降; (3)大气中某些污染物如甲醛、某些石油制品的分解产物、某些洗涤剂等具有致敏作用,使机体发生变态反应; (4)大气污染物中常常含有苯并(a)芘、砷、石棉等致癌物,大量调查资料显示大气污染是肺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国际上的研究还发现长期的空气污染还与低出生体重、早产、出生缺陷等不良出生结局有关。 另外,空气污染不仅可直接影响健康,它还可以通过长期间接效应,如通过影响太阳辐射和微小气候、产生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形成酸雨等而影响健康。 8.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是什么? (1)影响范围广,所有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群都有暴露,都会受影响; (2)暴露剂量低,持续时间长; (3)是一种混合暴露,大气里含有多种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中很多物质往往并不超标,可能单独作用的健康危害很小,但这些物质共同存在于大气中,相互作用,对健康的危害可能会增强; 虽然增加的人群健康损害的相对危险度可能不大,但它的人群基数大,所以造成的损害仍是不容忽视的。 9.哪些人是空气污染的易感人群? 老年人、儿童和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是空气污染的易感人群。 10.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 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颗粒物、SO2、NO2和O3等。 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与其粒径、组成成分及浓度相关,不同来源的颗粒物可能组成成份迥异,因而颗粒物成份对健康影响的交互作用及颗粒物健康影响的风险评估目前还是颇具挑战的科学问题。 SO2对健康的影响: SO2对呼吸道粘膜具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呼吸道急性和慢性炎症,肺功能下降;吸附SO2的可吸入颗粒物被认为是一种过敏原,能引起支气管哮喘;SO2 在苯并(a)芘致肺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促癌作用;SO2被肺泡吸收后,能与血液中的维生素B1结合,破坏正常情况下的体内维生素B1与维生素C的结合,使体内维生素C的平衡失调,从而影响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此外,SO2还可形成酸雨而危害健康。 NO2对健康的影响: NO2易于侵入呼吸道深部细支气管及肺泡,长期低浓度吸入可导致肺部组织损坏,引起肺水肿,严重时也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哮喘儿童发生支气管炎症状的增多与长期接触NO2有关。 O3对健康的影响: 空气中过多的O3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它可导致呼吸问题、引发哮喘、降低肺功能并引起肺部疾病。目前它是欧洲最为令人关注的空气污染物之一。若干项欧洲研究报告称,对O3的暴露每增加10μg/m3,日死亡率上升0.3%,心脏病增加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