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保健
“疰夏” 的自我调理
更新时间:2013/7/3 0:08:42  点击率:637    字体大小:

    不少体弱多病和常年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在高温酷暑时节,因炎热夜不成寐,食不甘味,时有低热、头晕恶心、烦躁不安、倦怠乏力、胸闷腹胀、大便溏稀和身体消瘦等,此即“苦夏”症状,中医称为“疰夏”。“疰夏”虽算不上大病,却着实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疰夏作为一种季节性症状,它主要源于天气暑热与体质虚弱。因此预防疰夏,应先从饮食上进行调理。饮食以健脾利湿为原则,清淡饮食更有利于“和胃养胃”,保持健全的肠胃功能,减轻疰夏症状。应多食蔬菜、水果、淡水鱼等,少食油腻、辛辣、油炸、腌制食品,平时多食冬瓜、萝卜、番茄、黄瓜、苦瓜、黑木耳、紫菜等,有利于化湿祛浊。

    生活要有规律,居室应舒适、凉爽、通风。避免炎热的环境中长时间劳作或行走以防中暑;不要因天热就过分贪凉,勿多食冷饮或露宿室外而夜感风寒。有选择地饮用药茶,如菊花茶、薄荷芦根花茶、银花茶等。老人应多饮水,不要等口渴才喝水,少饮含糖饮料和浓果汁。

    水能带走“暑热”,每天洗热水澡,最好游泳,这是夏季最好的体育锻炼。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睡时不要对着电扇与空调风口。另外,要适当运动,如慢跑、爬楼梯、打太极拳等,出点汗,可以改善内分泌,加速代谢,增强体质。

返回】 【打印
  Copyright© 2010 中国长照网 All Right Reserved 津ICP备2023010307号-2
支持:民政部 主办:中华慈善总会 资助:汇丰银行 承办:中华慈善总会长期照护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