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社工
助理社工《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更新时间:2015/2/14 1:00:37  点击率:1012    字体大小:
     社工考试网
     单项选择题
  1. 从专业社会工作视角看,下列体现“助人自助”内涵的说法是( )。
  A. 牺牲自己利益帮助他人 B. 帮助他人就是肯定自己
  C. 协助他人自己帮助自己 D. 帮助他人自己成就自己
  1. C 本题考查助人自助的内涵。社会工作者面对服务对象(受助者)不但要提供直接的服务或帮助,也要鼓励其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自我决策,即“助人自助”。选项C最符合题意。故选C。
  2. 王大妈是社区的热心人,她经常帮助社区居民调解家庭纠纷和矛盾,小杜是综合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者,为所在社区的居民提供婚姻和家庭辅导服务。与王大妈相比,小杜从事的专业助人活动的特点是( )。
  A. 职业性 B. 参与性   C. 志愿性 D. 实践性
  2. A 本题考查社会工作的特点。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助人活动,专业助人是它的第一个特点。社会上有多种多样的助人活动,扶老携幼、济贫助弱、救人于水火、助人成好事,都属于助人活动,正如本题中王大妈的行为。而社会工作不是一般的助人活动,是专业的、以困难群体为主要对象的、职业性的助人活动。社会工作以社会上极度困难和比较困难的群体为主,决定了这种助人活动的艰巨性,而国家和社会对这种活动的较高要求使其走向职业化。显然,社会工作与一般的做好事、志愿服务有所不同。在性质上,它是服务于有困难群体的、以利他为目的的职业活动。与王大妈相比,小杜从事的专业助人活动的特点是其职业性。故选A。
  3. 老张因为交通事故入院,面临截肢。医务社会工作者小董接案后对老张提供以下服务:邀请资深心理咨询师对老张及其家庭进行危机处理,交通部门尽快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协助家属申请医疗救助和法律援助,寻找假肢生产企业和康复医院等,小董的服务体现了社会工作( )的特点。
  A. 注重专业价值 B. 多方协同   C. 职业助人活动 D. 双方合作
  3. B 本题考查社会工作的特点。社会工作的特点包括六个方面:职业助人活动、注重专业价值、强调专业方法、注重实践、双方合作、多方协同。社会工作者介入的大多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常常既需要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分工、合作,也需要与其他人员合作,共同去解决服务对象所遇到的比较复杂的问题。多方协同、共同努力解决问题是社会工作的一个特征。本题涉及到心理咨询师、交通部门、医院等多个部门,体现的就是社会工作的多方协同性。故选B。
  4. 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因就业问题普遍出现了焦虑、不安等情绪。该校社会工作者小芳在了解具体情况后,一方面为他们开展有关面试技巧和就业咨询等服务;另一方面积极收集就业信息,向用人单位推荐。小芳提供的上述服务中,体现了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层面目标中的( )。
  A. 维护社会稳定 B. 缓解困难   C. 促进社会公正 D. 解救危难
  4. B 本题考查社会工作的目标。社会工作有如下目标:1.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包括解救危机、缓解困难、促进发展;2.社会层面的目标,包括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选项A、C为社会层面的目标,排除;D项,危难是因社会或个人原因,人的身体受到严重损伤、个人的基本生活能力受到严重削弱,致使其自身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以至生命遭遇危机的状态。题干中显然不是,排除。小芳通过开展面试技巧培训及推荐就业等服务缓解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故选B。
  5. 小清双目失明,生活陷入困难。社会工作者小明协助小清申请了低保,又为小清联系了职业培训机构,帮助小清找到了工作。目前小清收入稳定,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小明工作中突出体现社会工作功能的做法是( )。
  A. 恢复了小清的正常生活 B. 维护了小清的社会权利
  C. 改善了小清的工作环境 D. 增进了人们对残障人士的理解
  5. A 本题考查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社会工作通过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可以达到促进其正常生活、促进其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等功能。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提供各种具体的帮助和服务,解决其困难,增强其能力,更深层的目标是帮助他们能正常生活。社会工作在物质帮助、心理和社会支持方面提供的援助是具体的,这可以解决服务对象遇到的迫切问题。但是社会工作者的用意和追求并不止于此,社会工作者希望通过提供这些帮助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希望服务对象能以此为契机走出困境,走向正常的社会生活,并不再依赖于社会工作者的帮助。故选A。
  6. 社会工作将帮助有需要的人,服务社会困难群体、促进社会福利和社会公正作为自己行动的目标,这说明社会工作的灵魂是( )。
  A. 专业价值观 B. 专业助人技巧   C. 服务对象利益 D. 专业助人过程
  6. A 本题考查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利他主义,即以帮助他人、服务他人、促进社会福利和社会公正为自己行动的目标。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只有在牢固地为他人服务的价值观的指导下,社会工作者才会自觉地、持久地开展工作,才会尽可能去帮助他人。故选A。
  7. 小光今年10岁,父亲在外打工,母亲一个人在家忙里忙外,没有时间照顾他,小光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还不服从母亲的管教,母子关系日渐紧张。社会工作者小陈多次与小光母子会谈,帮助他们改善亲子关系,并为他们寻求各方面支持,协助他们走出困难。小陈提供的是社会工作领域中的( )。
  A. 矫治服务 B. 康复服务   C. 家庭服务 D. 就业服务
  7. C 家庭服务也叫家庭社会工作,它是因社会或家庭成员方面的原因使正常的家庭生活陷入困境而由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支持性服务。家庭服务以家庭整体为服务对象,其目的是通过协调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帮助恢复家庭的正常生活,发挥其正常功能。在现代社会,由于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变迁,使得家庭成员或整个家庭难以适应而陷入困境,进而影响整个家庭的正常生活。例如夫妻不睦、离婚、家庭暴力、亲子关系紧张等都会影响整个家庭的生活。当家庭出现上述较严重问题时,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家庭解决困难和问题,促进家庭和谐。本题中所涉及的亲子关系即属于社会工作的家庭服务领域。故选C。
  8. 根据社会工作价值观,社会工作者在专业实践活动中应当( )。
  A. 为了做好服务要认同服务对象的价值观,不作批判
  B. 坚持专业导向,依据服务对象的信仰提供专业服务
  C. 努力说服服务对象接受正确价值观,以纠正其错误言行
  D. 针对不同服务对象的独特需要,采取不同的服务方法
  8. D 本题考查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在专业实践活动中,社会工作者可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实践专业价值观。(1)对服务对象的接纳:接纳不等于认同,接纳是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价值观与个人背景特征等的一种包容,排除A;(2)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与包容:尊重不仅是一种思想上的认知,还是一种道德上的实践,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应将自身的价值观强加于服务对象,更不应指责和批判服务对象的言行和价值观,排除C;(3)注重个别化原则:社会工作者应当尊重服务对象的个体差异,不应当使用一般或统一的服务方法回应他们的独特需要,要充分考虑到服务对象在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的价值差异,D正确;(4)自我决定与知情同意;(5)强调为服务对象保密。社会工作者在提供专业服务时,要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导向、运用专业的方法为其提供专业的服务,而不是纯粹依据服务对象的信仰提供服务,排除B。故选D。
  9. 初中生小强学习成绩一直不好,老师和家长都十分头痛,他变得自暴自弃,学校社会工作者小王坚持帮助小强重新建立自信,使其逐渐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成绩稳步提高。小王这样做的原因是他相信小强有( )。
  A. 平等价值观 B. 改变的潜力 
   C. 公正价值观 D. 合作的能力
  9. B 本题考查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看法。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应将服务对象看作是一个与自己有平等价值的人,是有潜力改变且有能动性的个体,社会工作者要充分相信服务对象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并在工作过程中注意倾听服务对象的声音,将他们视为合作伙伴,确立与服务对象的民主工作关系。本题中小王正是相信小强有改变的潜力,从优势视角出发坚持帮助小强,使得其发挥潜力、改变自己。故选B。
  10. 小林向社会工作者小王求助,他近日因高考选专业的问题感到十分苦恼,父母希望小林学医,爷爷奶奶都劝他学建筑,老师和朋友又提出其他意见。
  针对上述情况,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小王最适当的做法是( )。
  A. 劝说小林遵从长辈的建议 B. 鼓励小林选社会地位较高的专业
  C. 说服长辈听从小林的选择 D. 协助小林分析各种选择的利弊
  10. D 本题考查社会工作中面临的伦理困境和伦理决定。对社会工作者来说,在伦理决定过程中,两个核心的价值观是必须考虑的:(1)尊重受助者的尊严和独特性;(2)努力促成受助者的自我决定。在专业实践中鼓励受助者个人对自己负责并做出适当的决定,同时社会工作者在某种程度上也要尊重他人的选择。社会工作者不能替他人做决定,也不能直接或间接迫使服务对象接受提出的意见或建议,而应该尽力为服务对象收集更多的信息,列出可能的选择方案及其利弊,最后由服务对象自己做出抉择。故选D。
返回】 【打印
  Copyright© 2010 中国长照网 All Right Reserved 津ICP备2023010307号-2
支持:民政部 主办:中华慈善总会 资助:汇丰银行 承办:中华慈善总会长期照护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