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康复
脑卒中早期认知功能训练
更新时间:2020/1/13 16:45:34  点击率:556    字体大小:
  因为病情严重,难以完全康复,脑卒中患者大多存在负性心理,严重者还会处于焦虑、抑郁状态,导致脑神经功能恢复受到影响,不利于患者认知功能与身心健康的恢复。因此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除了要训练肢体功能,还要加强认知功能训练,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治疗满意。
  认知功能训练应早期介入
  脑卒中康复理论认为,大脑具有可塑性及能够进行功能重组,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对外界环境刺激可做出适应性改变,受损的神经细胞发生轴突再生、树突“发芽”,重新建立神经联络通路;而其他正常的神经组织可发挥代偿作用。
  所以脑卒中后患者可自行恢复部分功能,并于l~3个月内恢复至最大限度,3个月后常由于各种继发性功能障碍导致恢复速度减缓,故康复治疗应尽早介入。
  运动再学习方案(motorre learning programme,MRP)则是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功能恢复视为一种再学习(对患者而言)或再训练(对治疗师而言)的过程。患者主动参与反复再学习、再训练,可以开发大脑功能重组和适应性的潜能,并且学习训练进行得越早,脑潜能被开发的效率越高。
  常规康复训练
  1.被动运动:教会患者及家属按摩肌肉、关节运动的方法,嘱患者使用健侧肢体帮助患侧肢体运动,并协助摆放正确姿势位置。
  2.主动运动:指导患者集中力量放在患肢上,进行收缩和抬起运动,告诉患者不要急于一时,耐心训练。
  3.躯干肌肉训练:床上翻身等内容,要注意患侧体位姿势。
  4.平衡训练:包括坐位平衡和站立平衡练习,适当的进行有效练习。
  5.走路及上下楼梯训练:如图。
  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指导患者穿脱衣物、进食、上厕所等。
早期认知功能训练
  1.训练注意力:通过朗读文字、视觉跟踪、删除一段文字中的某个汉字或一串数字中的某个数字等方法帮助患者集中注意力,时间最好为 20 min/ 次。
  2.训练定向力:引导患者说出所在地点、今天的日期、闭眼叙述房内物体摆设、区分方向等。
  3.训练记忆力:向患者读出一串字母或数字,要求其复述,朗读文章后要求患者总结主要人物和事件,晚上说出白天发送的事,使用旧物品与照片引导患者深入回忆。
  4.训练协调力:通过折纸、套圈、滚筒、拧螺丝帽、捡豆子等小游戏训练患者的肢体配合能力与手眼协调能力。
  5.训练逻辑思维:依次向患者说出若干个词语,要求其说出其中不属于同一类的词,并补充另一次类别相同的词,将任意两个词语连成一句话或一段话,讲一个小故事等。
  6.训练语言能力:鼓励患者朗读故事、报纸并复述,向患者展示几个词语或一幅有趣的图片,鼓励其自编故事。
  7.训练计算力:由简到难地为患者出计算题,或者玩拼图、比大小等游戏。
  8.训练感知能力。在患者的患侧放置物品,观察是否能产生刺激。若患者有失忆症,则采用实物、图片加以训练,帮助其恢复记忆。
  在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早开展有针对性的认知功能训练,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执行能力等,能使患者对自己疾病有更清楚的认识,及时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康复的信心,正确理解治疗师的指导语,能充分发挥“运动想象”疗法的治疗作用,从而促进其运动功能的康复及日常生活活动的进行。
  【参考文献】
  1、于梅青,袁栋才,魏琰,朱建国,尹海潮,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康复的促进作用,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年第29卷第3期p269
  2、刘加丰,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康复的影响,医疗装备2016 年 8 月第29卷第15期,p196
  3、王莉,早期介入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护士进修杂志2013年10月第28卷第20期,p1858(来源:康复汇 

返回】 【打印
  Copyright© 2010 中国长照网 All Right Reserved 津ICP备2023010307号-2
支持:民政部 主办:中华慈善总会 资助:汇丰银行 承办:中华慈善总会长期照护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