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心理
看心理医生的误区
更新时间:2014/11/17 9:18:06  点击率:713    字体大小:
       如今,人们对出现心理问题须及时治疗已取得共识,大家对心理医生也不再陌生。但很多患者在接受心理治疗时,常常存在一些误区。
       1.一个电话解决问题。期待一通电话就能解决心病,就像希望吃一片药就治好病一样几乎不可能。一通电话最多帮你找个情绪“垃圾筒”。正常情况下,至少经过5~6次咨询,问题才会得到改善。
       2.急着问“我该怎么办”。心理咨询师不会告诉来访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就像一个脾气暴躁的女人,咨询师告诉她应该对丈夫温柔,却不帮她调整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她是无法变温柔的。
       3.聊个天花费太高。心理咨询是有心理学理论支撑的,其中包含许多心理治疗技巧。表面看似乎只是聊天,但是咨询师说的每句话,都是他们用多年专业经验精心设计的。
       4.抱着“试试”的态度。有的来访者会提出“先试试”,这种心态极易导致咨询失败。
       5.索取咨询师的手机或QQ。在咨询之外接触会破坏隐私性;通过手机、QQ闲聊,因没有权利和责任划分与约束,会影响咨询效果。
       6.不预约就来咨询。心理咨询需要与咨询师商定好时间和频次。不预约就前来咨询,就像自己胡乱加减药一样,会引起副反应。
       7.迟到或爽约。咨询最好提前10分钟到。迟到或爽约常常意味着心中有阻力,可能是潜意识里抗拒治疗的表现之一。
返回】 【打印
  Copyright© 2010 中国长照网 All Right Reserved 津ICP备2023010307号-2
支持:民政部 主办:中华慈善总会 资助:汇丰银行 承办:中华慈善总会长期照护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