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长照
学术交流
会员专区
公益项目
出版刊物
学术交流
心理
爱唠叨是排解孤独的一种手段
更新时间:2014/11/27 9:56:12 点击率:898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更新时间:2014/11/27 9:56:12 点击率:898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更新时间:2014/11/27 9:56:12 点击率:898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老年人为啥都有唠叨的习惯呢?心理学研究指出,人的心理要获得健康,需要各种环境因素的丰富刺激。如果缺乏这种刺激,人就会变得呆板而神经过敏。
老年人从工作或劳动岗位退下来后,就会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一些“不顶用”的事情上。譬如热衷于回首往事,因而喋喋不休。晚辈下班回到家之后,老人就会尽情倾诉心中郁积之言。
子女独立后不少事情不再听命于父母,本能的心理防卫功能会使老人坚持己见与习惯,不赞成小辈的意见和看法。有的老人觉得自己别无所求,而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下一代,转而对下一代过分关心。
其次,老人需要通过话语的不断反复,来达到心理活动和客观环境的平衡。老年人由于大脑的退化和机能障碍,明显地引起感觉能力降低。老年人感知能力降低之后,这种心理活动的反馈就失灵了。
如视力减退,就会自言自语地督促自己集中注意力努力张望;如听力减退,自己说的话连自己也没有听到,就会重复再说,力求使自己听到;有时看到别人开口,自己却听不清,就会产生焦虑,再三催问。
记忆力减退,更是老年人反复唠叨的重要原因。这主要表现在短时记忆能力的障碍。老年人往往对眼前的事迅速遗忘,看文章,听讲话,必须重复几遍才能搞清楚;自己刚刚讲过的话,立刻又忘了,还以为自己根本没讲过,这样势必重复同样的话语。
总之,喋喋不休是老人们心理、生理功能退化的表现,也是老年人排解孤独的一种手段。作为晚辈,应该多给予宽容,多给予关心和尊重。
【
返回
】 【
打印
】
Copyright© 2010 中国长照网 All Right Reserved
津ICP备2023010307号-2
支持:民政部 主办:中华慈善总会 资助:汇丰银行 承办:中华慈善总会长期照护专业委员会
1330212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