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长照
学术交流
会员专区
公益项目
出版刊物
学术交流
心理
暗示的作用
更新时间:2014/12/17 9:41:47 点击率:1127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更新时间:2014/12/17 9:41:47 点击率:1127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更新时间:2014/12/17 9:41:47 点击率:1127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最近,一位刚刚退休出现疑病倾向的人找我咨询,他看到别人患了某种疾病之后,拿对方的病状与自己对照,越比较越感到自己也得了这种病,四处检查、惶恐不安。尽管最后没查出病来,但这种不必要的紧张已经影响了他的身心健康。这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
其实,心理暗示不只是消极的暗示,还有积极的暗示。消极的暗示会对人的情绪、行为和心理状态产生不良的影响,并且会不自觉地自我贬损,心理冲突和内心自卑感加剧,导致情绪失调,影响正常的生活。积极的暗示,对人的情绪、行为和心理状态能产生良好的影响,人的内在潜能甚至也能得到最大开发。下面就说说我岳父的老战友刘伯伯的故事。
刘伯伯在1939年16岁时参加革命,21岁入党,是二等乙级革命残废军人。在战争时期,他有3位亲人献出了生命。1975年老伴积劳成疾离他而去。1982年,天津水上公园发生沉船事件,他的女儿、儿媳、孙女同时遇难。他获悉后当即突发广泛性心肌梗塞,生命垂危。几经抢救,才脱离危险。作为事故最大受害者,在经历了巨大的悲痛之后,他凭借顽强的毅力,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积极配合有关方面率先做了亲人的善后处理。当他重新操持着为儿子再次成家立业,沉浸在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时,癌症却悄悄而无情地向他袭来。1986年9月,他又被医院确诊为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面对死神的威胁,他丝毫没有退缩,他用几句形象的话描述当时的心情:和牺牲的战友比,我已是幸运的了。战场上几乎死过几回了,癌症还有什么可怕的?
在接受治疗积极争取康复的同时,他把更多的精力、时间投入到社会活动中去。他进了老年大学学习书法绘画、文史、诗词,当班委、编校刊,参加书画展、文化知识竞赛、老年体育竞赛、参观旅游。他积极参加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工作。他说:“延安精神是我战胜癌症的主要精神支柱。”他以火一样的生活热情,一边同癌症斗争,一边撰写革命回忆录,《青春战歌》《到延安去》《难忘抗大恩师情》《延安精神使我成为抗癌明星》等二十余篇先后发表。
如果说人生旅途是苦乐参半的话,刘伯伯的坎坷经历和接二连三的不幸变故所导致的挫折超过许多人。作为一个年过古稀,患癌症多年的老人,他始终信奉不向命运低头的信条,他不断给自己发出积极暗示。在与癌症斗争的同时,他绘制了一副有声有色、夕阳更红的感人画卷。直到2010年去世,始终保持着高质量的生活状态。
【
返回
】 【
打印
】
Copyright© 2010 中国长照网 All Right Reserved
津ICP备2023010307号-2
支持:民政部 主办:中华慈善总会 资助:汇丰银行 承办:中华慈善总会长期照护专业委员会
1330212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