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长照
学术交流
会员专区
公益项目
出版刊物
学术交流
心理
老年人常见的性格特征
更新时间:2015/1/5 9:08:31 点击率:732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更新时间:2015/1/5 9:08:31 点击率:732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更新时间:2015/1/5 9:08:31 点击率:732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现代医学发展的模式也正在由医学向心理学和医学的交叉学科——心身医学发展。
心身医学最显著的特点是,强调人的心理因素与生理因素的相互作用,强调人对环境刺激的心理反映和生理反应,认为愉快的心理对健康的积极作用是任何药物所不能替代的,而不良的心理对健康的损害不亚于细菌、病毒等致病因素,健康的身体也依赖于健全的精神。
人的心理健康标准包括六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康、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反应适度。通俗一点讲,健康的精神应该有稳健的个性,能控制自己的思想、意志和感情。当遇到冲突和挫折时,有足够的意志力去克服它们,并保持情绪的平衡。一个精神健康的人对内能自我处理,对外也能自我调节,做事不屈不挠,有目的、有恒心,肯与他人合作,而且愿为有价值的事情牺牲自我。
性格会影响身体机能的变化甚至人的生命年限。性格和人体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大有关系。激素是多种多样的,在体内的含量虽然微小,但它们在人体内的作用却很重要。激素影响着人体的生理过程,即影响调节人体内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盐等物质的代谢过程,以及与代谢有密切关系的生长、发育、生殖等基本生理过程。
老年人常见的性格类型主要有五种:
慈祥型。性格开朗,感情真挚,乐于助人,对人有深厚的爱的感情。这种老年人适合做中青年人传、帮、带以及指导、咨询、顾问的工作。
拘谨型。对人对事谨小慎微,他们对事物的态度严肃认真,这是好的一面;但又可能发展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是应该防止的一面。
狭窄型。计较小事,喜怒无常,为自己考虑多,为他人考虑少,这种老年人常常和晚辈相处不好,发生家庭关系的矛盾。
麻木型。对新鲜事物不敏感,孤独闭塞,对人冷淡,往往以看破红尘的眼光对待周围事物。
跋扈型。性情粗暴,傲气凌人,自以为是,独断专行。这种老年人在家中往往是唯我独尊,家长作风严重;在事业上,往往压制民主。
老年人的心理变化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老年人的性格是青壮年时代原有性格的发展和演变。一个性格外向,活泼开朗,爽直健谈的人,对环境变化常能较好适应,妥善处理;而一个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善交际的人,常好坚持主见,不随波逐流。如遇逆境,前者容易冲动或较快适应;后者则容易多思善感,郁结在心。如果矛盾激化,经年累月不得解决,容易引进老年人各系统的症状和功能失调,出现所谓"心身疾病"。
孤独感和衰老感是老年人常有的一种自我心理表现。所以要组织退休老人和离休干部参加各项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例如调查研究,担任顾问咨询,参与文娱,体育和旅游活动,或协助里弄工作,帮助子女料理家务,照顾和教育孙辈等,不仅可减轻老年人的孤独和衰老感,而且使自己感到仍然是社会中一位积极成员,找到借以寄托情操精神,解除寂寞的方法,继续为社会作出一份贡献。从而感到自信和心理满足。
【
返回
】 【
打印
】
Copyright© 2010 中国长照网 All Right Reserved
津ICP备2023010307号-2
支持:民政部 主办:中华慈善总会 资助:汇丰银行 承办:中华慈善总会长期照护专业委员会
1330212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