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一对年过古稀的老夫妇双双悬梁自尽。他们曾是某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住着三室一厅的房子,生活能自理,享有退休金。这样一对高级知识分子何以如此轻生?原来他们的独生女儿远嫁德国,老两口退休后,赴德住女儿家一起生活,帮看外孙,排解寂寞。但因生活习惯和观念不同,无法和谐共处。回国后老两口倍感孤单,只好寄望于每周一次的越洋电话和女儿发来的照片。但远水不解近渴,再加体衰多病,悲观厌世,越发感到孤独难耐,便以自缢的方式寻求解脱。
这一悲剧让许多人扼腕叹息:“孤独而死,多么可怕!”是啊,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庭的亲情、朋友的友情和社会的人情。确切说,人是在精神世界里生活的。有的人当他遭遇挫折、不幸,或觉得无依无靠看不到希望时,便会轻生,此类报道时有所闻。然而,现实生活中不是还有许许多多身遭困厄、孤苦寂寞却仍然坚强活着的人吗?为什么他们不觉得孤独?
因为热爱生活,心怀希望能够排解孤独。外地一位老同学,前不久来津和学友们相聚,饭桌上谈及他曾经的不幸:“文革”中爱妻被迫害致死,本来十分和美的家庭,如遇天塌之祸。无处说理申冤,邻里不明真相,连亲友都远离,孤独寂寞使他痛不欲生。然而,当他看到两个可爱的孩子,坚信妻子是好人,心里便有了希望,决心再苦再难也要活下去!他通过看书、写作、交友慢慢走出孤独,盼来了冤案平反、儿女成才、自己安享晚年的好日子。
因为及时转换角色,积极参与户外活动,可以走出孤独。有些人多年当干部,离退休后回家一呆,大都感到失落、孤独,有的爱发脾气,有的郁闷成疾……如果他能及转换角色,到老年大学当学员,到公园参加老年合唱队舞蹈队,或同亲友外出游山玩水,便会觉得新鲜、有趣,活得充实。
其实,人这一生,谁都难免经历孤独寂寞,尤其是空巢里的老人们。而孤独不孤独,往往又是人们的一种感觉,和每人的思想、性格、处世方式不无关系。上述杭州那对老夫妇只因走进死胡同,一时想不开,寻了短见。假如换一种思维方式,多想想生活美好的一面,看到希望,用乐观驱逐苦恼,以坚强替代懦弱,完全可以活得很开心。可见,人在孤独时,一定要看开点、看远点,有爱心、有希望,才会活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