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诉人:汪师傅 倾诉故事:照顾老父亲的烦恼 我今年67,我老爸今年90岁。老爸虽然能自己吃饭穿衣,但因患有小脑萎缩经常是一阵明白,一阵糊涂。老爸年轻时脾气就不好,家长作风严重,我们兄妹几个见他像避猫鼠一样。如今老了脾气不但没改,反而更加蛮横不讲理了。稍有不称心,就破口大骂,有时还砸东西,为此到谁家也住不长。几个兄妹不同程度都有病,我在老伴去世后,就把他接过来同住。几年下来,我被他折腾得筋疲力尽,感到有些顶不住了。白天给他安排好后,我出门买菜,我一溜小跑回来。他还说我扔下他不管,有时刚吃了饭,又说我没给他饭吃。我气得直流泪,就跟他说:我也是奔70岁的人了,您就不能疼疼我吗?这时他会变得很可怜,一脸无辜一脸茫然。看到老爸这个样子,联想到自己的今后,觉得人老了活着真没多大意思。医生说,我老爸这种情况,只要心脏没毛病,能吃能喝,还可以活不少年呢。 案例分析:随着现在人们寿命的延长,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都要面临着赡养高龄父母的问题。老年人生大体可以分两个阶段,低龄老年和高龄老年。一般来说从退休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为低龄老年。80岁以后,体质越来越差,行动越来越困难,做事力不从心。身上的毛病越来越多,对疾病和死亡越来越恐惧,故交知己也越来越少,这个阶段开始需要人照顾了。 照顾高龄父母,给家庭带来诸多影响,主要是低龄老人所遭遇的问题最大。经常有低龄老人,特别是大娘大妈,一边要看孙子孙女,一边还要给自己年迈的父母值班,很是辛苦。“蜡烛两头烧”,她们身心疲惫,导致健康恶化,情绪烦躁。作为当事者的低龄老人,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怎样才能做到既赡养了父母,又能保证自己的健康呢? 首先要改变观念。分清“赡养”,“照顾”和“亲自照顾”的尺度。有能力亲自照顾更好,没能力,身体不行花钱请人照顾也是孝顺。其次,善于借助亲友和社会的力量,不必事事亲力亲为,让兄弟姐妹或晚辈的子女来分担一些照看老人的义务。三,自己要学会调节心情,不要总是愁眉不展。把父母当老小孩来哄,你会乐在其中。应该说我们到了这把年纪父母还在,是件让人羡慕的事。有这份责任在肩,会推迟你的衰老。最后,要学会给自己放松。向家人请个假,走出家庭环境,就能开朗心情,找老朋友聚聚,花点钱买点好吃的犒劳犒劳自己等等。生活质量靠自己改善,照顾老人时可听音乐、广播、看电视、上网,还可以给老爸老妈展示自己的厨艺,一起品尝美味。总之,只要我们善于苦中作乐,美好的生活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