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长照
学术交流
会员专区
公益项目
出版刊物
学术交流
心理
如何满足长期住院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
更新时间:2013/8/14 0:02:47 点击率:807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更新时间:2013/8/14 0:02:47 点击率:807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更新时间:2013/8/14 0:02:47 点击率:807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绝对最的国家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相当部分条件许可的老年人了自身健康,选择了住院,且随着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住院时间也越来越长。通过对多例70岁以上、在内科病房住院>2年的、患有各慢性病的老人的心理、生理状况的观察,探讨如何满足长期住院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
1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部分患者都患有2种或2种以上慢性病,病程长,而且住院后家庭照顾体系负担加重,生活自理障碍和认知功能减退,加上相对单调松弛的医院生活,造成了心理上各种消极情绪,主要有孤独感、抑郁感、衰老感、无用感等,要改善些状况,要求医务人员本着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的服务宗旨关爱每位患者,切实满足他们的需求。
2 护理对策
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 护士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满足患者每小小的愿望,使患者有家的感觉。注重语言的艺术,多称呼、多关心、多问候,言谈举止得体大方,用最好的服务态度解决患者的问题。通过了解患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详细介绍病情、诊断、诊疗方案,服药方法、检查目的、时间安排等,根据其反应进一步解释疏导,沟通时强调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吐字清晰,音量稍大,语速稍慢,必要时重复讲述。
2.2 关心尊重老年人,促进老年人的健康 对待老人要处处关心体贴,有的老年人曾经是领导干部,过去的工作经历和现在的处境使他们有许多失落感。过去都是他指挥别人,而今没有了过去的环境,而且处处得听医务人员安排,自我表现感觉不适应、不甘心,会产生孤独感,甚至会有抵触情绪。遇到这种情况,护士首先要主动跟他们打招呼,可以适当地运用其离退休下级对他的称呼,亲切真诚地与他们沟通,至诚相待,使其有满足感。同时,因为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凡事会反复地向你陈述,此时作为医务人员,要认真倾听,注意不打断话题,更不能出现厌烦情绪。
2.3 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疾病,调节好老年人的情绪 疾病往往使患者精神状态不佳,影响治疗护理的配合,因此,要通过所学的医学知识,向他们介绍有关疾病的病因、发病规律及预防,使他们对自己的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据专家分析,部分患者可以不治而愈,靠的就是心理疗法与饮食习惯的改变而产生的奇迹,如配合药物治疗效果会更好。良好的情绪对老人的身心健康尤为重要,情绪的改变成为许多疾病的诱发因素,有时甚至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如忧虑、憎恨、愤怒、过度伤心等),因此临床护士要仔细观察,正确理解老年人的心理活动,主动关心,合理安排,使老年人以正常的认知和应对方法去对待老年期的生活应急事件,使其在生活变化到来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较强的适应能力。此外,平时根据病情可鼓励他们适当进行锻炼,参加老年大学的学习,读书看报,做力所能及的事,使其生活充实,体质增强,感觉自己还是有用之人,体会到自身价值。随着病情的控制,身体状况的好转,自理能力提高,他们的自我保健能力也逐渐提高,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2.4 家属的照顾不容忽视 平时要鼓励家属及亲朋好友多探望、开导,并从各方面关心患者,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关心、医务人员仔细周到的服务及患者自身的心理调节,对疾病的康复必然会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
返回
】 【
打印
】
Copyright© 2010 中国长照网 All Right Reserved
津ICP备2023010307号-2
支持:民政部 主办:中华慈善总会 资助:汇丰银行 承办:中华慈善总会长期照护专业委员会
1330212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