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是一种极其复杂、正常人也经常以温和方式体验到的情绪状态;只是作为病理性情绪,抑郁症状持续的时间较长,并可使心理功能下降或社会功能受损。抑郁程度和持续时间不一,当抑郁持续二周以上,表现符合心理疾病诊断dsm-iv的诊断标准则为抑郁症。
抑郁高发年龄大部分在50-60岁之间。抑郁症是老年期最常见的功能性精神障碍之一,抑郁情绪在老年人中更常见。老年人的自杀通常与抑郁障碍有关。
(一)原因
导致老年人抑郁的可能原因主要有:①增龄引起的生理、生理功能退化;②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及癌症等与躯体功能障碍和因病致残导致自理能力下降或丧失;③较多的应激事件,如离退休、丧偶、丧子、经济窘迫、家庭关系不和等;④低血压症;⑤孤独;⑥消极的认知应对方式等。
(二)表现
抑郁症状主要包括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行为活动减少三个主要方面。老年人抑郁特点为大多数以躯体症状作为主要表现形式,心境低落表现不太明显,称为隐匿性抑郁;或以疑病症状较突出,可出现“假性痴呆”等;严重抑郁症老年人的自杀行为很常见,也较坚决,如疏于防范,自杀成功率也很高。
(三)防护
老年抑郁的防护原则是:减轻抑郁症状,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健康状况,降低医疗费用和死亡率。主要措施包括严防自杀、避免促发因素、采用认知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药物无效或不能耐受和自杀企图的采用电休克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