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长照
学术交流
会员专区
公益项目
出版刊物
学术交流
心理
临终老人的心理护理
更新时间:2014/5/2 11:09:15 点击率:15712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更新时间:2014/5/2 11:09:15 点击率:15712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更新时间:2014/5/2 11:09:15 点击率:15712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心理护理是临终老年人护理的重点。要使临终老人处于舒适、安宁的状态,必须充分理解老人和表达对老人的关爱。给予老人心理支持和精神慰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触摸
触摸护理是大部分临终病人愿意接受的一种方法。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针对不同情况,可以轻轻抚摸临终老人的手、胳膊、额头、胸腹背部,抚摸时动作要轻柔,手部的温度要适宜。通过对老人的触摸能获得他们的信赖,减轻其孤独和恐惧感,使他们有安全感和亲切温暖感。
耐心倾听和诚恳交谈
认真、仔细地听老人诉说,使其感到支持和理解。对虚弱而无力进行语言交流的老人通过表情、眼神、手势,表达理解和爱,并以熟练的护理技术操作取得老人的信赖和配合。通过交谈,及时了解老年人真实的想法和临终前的心愿,尽量照顾老人的自尊心、尊重他们的权利,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减轻他们的焦虑、抑郁和恐惧,使其没有遗憾地离开人世。
允许家属陪护老人,参与临终护理
家属是老人的亲人,也是老人的精神支柱。临终老人最难割舍与家人的亲情,最难忍受离开亲人的孤独。因此允许家属陪护、参与临终护理是老人和家属最需要的。这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支持和感情交流,可使老人获得慰籍,减轻孤独感,增强安全感,有利于稳定情绪。老人也容易接受、依赖自己亲人的照顾。
帮助老人保持社会联系
鼓励老人的亲朋好友、单位同事等社会成员多探视老年人,不要将他们隔离开来,以体现老人的生存价值,减少孤独和悲哀。
适时有度的宣传优死意义
尊重老人的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根据老人不同的职业、心理反应、性格、社会文化背景,在适当时机、谨言慎语地与老人、家属共同探讨生与死的意义,有针对性地进行精神安慰和心理疏导,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对待生命和疾病,从对死亡的恐惧与不安中解脱出来,以平静的心情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
重视与弥留之际老人的心灵沟通
美国学者卡顿堡顿对临终老人精神生活的研究结果表明,接近死亡的人,其精神和智力状态并不都是混乱的,49%的老人直到死亡前一直是很清醒的,22%有一定意识,20%处于清醒与混乱之间,仅3%的人一直处于混乱状态。因此不断对临终或昏迷老人讲话是很重要而有意义的,护理人员应对老人表达积极、明确、温馨的尊重和关怀,直到他们离去。
总之,临终老人的心理变化各个过程无明显界限,但各个过程都包含了“求生”的希望。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脱离痛苦和恐惧,以及精神上的舒适和放松。因此及时了解临终病人的心理状态,满足病人的身心需要,使病人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以平静的心情告别人生,这是临终心理护理的关键。
【
返回
】 【
打印
】
Copyright© 2010 中国长照网 All Right Reserved
津ICP备2023010307号-2
支持:民政部 主办:中华慈善总会 资助:汇丰银行 承办:中华慈善总会长期照护专业委员会
1330212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