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管理
护理服务理念现状分析与思考
更新时间:2013/8/30 11:47:00  点击率:939    字体大小:
    1国内人文护理理念现状
    1.1临床护理工作未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护理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精于自然科学衰于人文科学,没有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近年来,随着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护士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然而,以疾病为中心、技术至上的观念仍对护理人员产生较大影响。被动机械的执行医嘱,淡化、忽视了对患者的生活照顾、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加之,护理人力资源的相对缺乏使一些临床护理人员强调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解决患者的心理、社会问题。
    我们认为护士人数少,工作负荷大会影响护理质量并不是说护士在工作中就可以不主动采用多种形式与患者沟通交流。但是,在一些医院,患者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主要由家属或护工承担,护士除了打针、发药很少主动接触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为患者提供帮助。“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没有很好的落实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因此上层领导虽然为临床增加了护士,但并没有看到临床护士贴近患者、围绕患者做实际工作的局面。
    1.2护理健康教育缺乏个性化,流于形式健康教育是护士针对患者生理、心理、文化、精神、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所进行的教育,如今在全国开展广泛,护士能够将其视为自己应尽的义务并在治疗、护理中承担教育者、倡导者的角色。但是,可以看到目前的健康教育仍处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缺乏系统的、有一定深度的并符合患者个性化需要的内容,如:用药指导教育不告知药名,只是笼统说明作用;冠心病患者饮食教育只简单说明应低盐低脂饮食而很少告知饮食限制的目的及饮食调理等影响了治疗效果。同时,一些护士进行健康教育时只是单纯完成任务并未考虑患者感受如对新入院患者实施的教育就忽略了此刻其首要的需求是解除病痛等等。这都提示我们,健康教育时应重视人的因素、注意人的社会性、研究人的个性化需要。
    1.3护理过程记录不能完全反映患者的个体性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和我国法律建设的日益完善,护理过程记录作为衡量护理质量、评估护理措施及效果的重要依据已成为临床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在它的实践中却并未处理好书写护理病历与实施临床护理之间的关系。一些医院较多关注护理记录单的格式及文字材料有无涂改等方面,护士书写护理记录时很少巡视病房、接近患者,不能及时对患者病情变化及护理活动进行记录,同时有些护理病历为了应付质量检查,内容千篇一律,甚至凭主观臆造,所体现的核心是疾病是工作,而不是患者,缺少了对护理对象进行全面分析和动态记录。
    2国外的护理服务理念
    在国外,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中,医院里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具有较强服务意识。领导为员工服务,医务人员为患者服务,护士热情、踏实、对工作敬业,她们提倡的护理服务理念是“我在为患者工作”这与国内护士认为“我在为医院工作”的思想大相径庭。
    2.1临床护理工作渗透在患者生活的一点一滴护理人员在实施全部护理技术操作前优先考虑的是患者感受。天寒时患者的衣服及毯子放于温箱内保暖,用时取出;进行套管针穿,刺前用皮试针先给予局麻后再行穿刺,以免患者感觉疼痛。护士经常思考“患者现在感觉如何”并适时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
    2.2健康教育凸显人文关怀关于健康教育,国外具备一套科学完整的体系,教育内容从疾病知识扩展到对信念、态度、行为、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研究。比如:对高危跌倒患者的健康教育,护士首先在病房门口贴上“Falls”警告牌,然后详细告知患者目前常见的跌倒原因,教会其预防跌倒的方法,同时对于不可去除的障碍物选用醒目颜色予以警示,甚至连该患者的床旁桌角也替换为圆角以免碰伤。
    2.3护理记录中体现“以患者为中心”思想护理病历的详细记录是国外护士必要的工作内容。护士要将观察或实施的内容详细记录,形式以表格为主,护士可以打钩或做简单文字补充,既节省时间又能详细客观反映患者现在的病情及心理、社会状况。同时她们对“没记录就等于没做”的意识很强,记录的内容就是观察到的内容,如果护士记录了不真实或没有对患者实施的内容,一旦发现就会被取消职业证书。
    3对未来我国护理服务理念的思考
    3.1确立护理教育的人文理念目前我国的护理服务较发达国家仍存有一定差距,但是护士人文思想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相应的文化沉淀、理念熏陶和经验积累,这对护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改变过去疾病护理型的教学模式,使每个护理人员从接受护理教育的第1天开始就懂得满足患者的需求,为患者服务是护士永远追求的目标,并要将这一目标根植于她们的心中。在教学计划中应本着“突出护理,加强人文”的原则,着重学习社会、心理、行为护理学等课程。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人文教育不只是讲述人文知识,更不在于背诵人文教条,唯一真正要做的是让人文理念在日常护理活动中体现出来。因此可以将所学的知识结合论文设计或社会实践等方式使被教育者生成意境进行情感体验,让她们感受到护理事业与生命的全过程密切相关,我们的职责不单是掌握技术操作,还要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需要与他们进行语言的沟通,也需要心灵的交流。
    3.2培育护士人文关怀的素养和信念护理学关注的是病痛中挣扎的、最需关怀和帮助的人,被认为是最具人文精神的学科,所以培育护士人文理念尤为重要。首先应创建充满关爱的护理团队文化,护理部主任关怀下属,护士长关怀护士,而护士则将所感受到的关怀传递给患者,藉此形成关爱传递链,建立人文关怀的共同愿望。其次组织人文关怀知识的系统培训,将人文知识与临床专科个案结合进行系列讲座,如“机械通气患者的人文关怀”、“烦躁患者的人文关怀”等。
    同时我们说护士的服务对象是人,人文思想还应紧密联系实践,最终服务于患者,在发送药物、伤口换药等过程中护士并非简单去完成这些例行的工作或程序,而是要借着细心的聆听,切实感受患者需要,并让他们得到所需要的关怀。
    3.3树立“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健康教育观念健康教育工作是以健康为主导,依靠多学科及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一种教育,是一项集思维、判断、决策于一体的护理。目前应当建立符合我国护理现状的健康教育系统,开设独立的健康教育课程及健康促进方面的学习班,充分激发护士的主观能动性,用通俗的语言讲解疾病知识,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采用个性化教育,使每位护理人员认识到健康教育的内涵,护患双方共同努力使患者得到合理的健康服务,形成稳定、持久的健康行为。
    3.4加强“护理记录与临床护理一体化”的概念护理过程记录不仅是检查、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材料,也是观察患者诊疗效果的重要依据,所以它的内容应能及时体现患者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和效果,同时在护理记录中护士还应将护理对象视为一个整体来分析、把握,评估生理、心理、社会各层面的护理问题及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做动态记录。
    3.5开展多元文化护理,提升护理理念多元文化护理是根据患者的社会、文化背景用相应文化来影响他们的心理及生理使其处于良好的身心状态以利于疾病康复。它的开展能从深层次上引导护士进行“以人为本”的护理实践。在临床中,多元文化护理要求护士运用语言及非语言的沟通,采用移情、倾听、证实等方式了解患者健康状况、心理感受及其文化、信仰和习俗,进而实施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治疗而异的个性化护理服务,进一步提升人文护理理念。
    4小结
    如何对护理人员进行人文素质培养,使患者得到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照护是当今活跃在护理论坛上的热门话题,这说明大多数护理工作者已经认识到人文护理理念已成为护理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了解人文理念的现状,积极探索和构建人文关怀护理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明确护理服务方向,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患者康复,使护理专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方向发展。
返回】 【打印
  Copyright© 2010 中国长照网 All Right Reserved 津ICP备2023010307号-2
支持:民政部 主办:中华慈善总会 资助:汇丰银行 承办:中华慈善总会长期照护专业委员会